和普京见了一面后,特朗普立马对中国变了口风。据路透社报道,特朗普表示宏泰证券,不急着对中国等购买俄油的国家加税了,这件事情两三周之后再考虑也不迟。
俄罗斯记者网报道了更多细节。称即便美俄没有达成协议,但外媒一致认为特朗普在这场会谈中败了。在此期间双方达成了三条默契。
第一,美方推迟对俄制裁。他不是白白推迟,而是把“制裁”当作未来谈判的筹码。和普京谈得好,可以换点东西;谈不拢,也能重新亮剑。这很符合特朗普的商人式操作。第二,普京不同意无条件停火也没事。这点其实是双方都知道结果的“必然”:特朗普得到了一个调停的好的开始,普京守住了战略主动权。俄方知道,继续战事,意味着俄方能在军事或谈判中争取更大筹码。未来如果要停火,俄罗斯一定会要求加上“承认现有控制区”“安全保障”等条件,而不是单方面让步。
宏泰证券
第三,美方推迟对中印等俄罗斯的生意伙伴的制裁。要知道,从7月31日到8月6日短短几天时间,特朗普对印度关税叠加起来已有50%。除了关税,特朗普还在印巴关系上面对印度加以施压。比如两次邀请巴基斯坦军方访问白宫,还一起吃午饭,吃午饭事小,背后的政治意义事大。众所周知,5月份,印巴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空战,此时此刻给印度对家如此礼遇,无非是为了施压印度,进一步促成这次美俄会谈。
美国推迟对中印的二级制裁,等于默认两国还能继续安心买俄油、搞合作,不用立刻担心被制裁裹挟。这是难得的让步。中印能以低于市场价的成本买到能源,还能部分用本币或更灵活的结算方式。对中国来说是稳供应链、稳经济;对印度来说是压低物价、稳选票。普京因此锁住了自己的大客户,中印则拿到了能源优惠——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钱袋子。
截止发稿,普京已经从阿拉斯加回国了,美军F-22为专机护航。即便此行没有达成任何协议,但并不等于“没有成果”。有些成果不是写在文件上的,而是体现在气氛和默契中:所以,即便没有签字画押的协议,阿拉斯加这一回合本质上是 一次双方试探、留后手的外交交易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美俄结束会面之际,中方宣布王毅外长将在本月18日至20日期间访问印度。时间卡的刚刚好。美方推迟对中印的二级制裁,本质上给了两国一个喘息窗口。在这个节骨眼上,中印如果能通过高层会晤来协调立场,就能最大化利用这段“缓冲期”。
中印之间矛盾不少,但在能源安全、地区稳定、去美元化等方面,两国都有共同需求。俄美这轮互动宏泰证券,其实客观上把中印利益放在了一个“同一战壕”里。可以这么说,王毅此行不是单纯的访问,而是一种“借势外交”,趁着普京刚送来真金白银,把中印的沟通放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次上。谁说不是外交智慧呢?
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